纸质和PET介质胶片能走多远
纸质和PET介质“胶片”,是区别于传统银盐胶片的一种新形式“胶片”,通过宣传“技术创新”、“环保无污染”,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并且由于一些未知的原因,部分地区的某些医院已开始使用纸质或PET介质“胶片”。
但纸质和PET介质“胶片”真有那么好么?在探讨好坏之前,我们应首先思考一个先入为主的认识,即纸质和PET介质“胶片”真的是胶片么?
“胶片”还是“墨片”?
胶片作为影像的记录者,已经存在一百多年的时间。而自从伦琴发现X射线之后,胶片开始进入医用领域,用于记录放射影像,一直使用至今。之所以叫做胶片,是因为它用来记录影像的zui为核心部分是涂布在塑料片基上的感光乳剂层。感光乳剂层中均匀分散着感光颗粒或感热颗粒,所以能够在打印过程中呈现不同的灰度变化,从而输出放射影像。
而纸质和PET介质“胶片”是通过喷墨技术或墨粉激光打印技术在塑料片上打印放射影像,通过调节不同位置墨点的密集程度实现不同的灰度效果。虽然zui终在塑料片上打印出来的影像跟胶片比较类似,但完全不是采用感光乳剂层成像技术,所以根本不能称之为胶片,称之为“墨片”更加贴切。
不过,如果纸质和PET介质“胶片”真有宣传得那么好,不仅“技术创新”而且“环保无污染”,是“墨片”其实也无所谓。但真有那么好么?
技术创新?环保?
其实纸质和PET介质“胶片”根本谈不上“技术创新”,因为多年之前很多国外厂家就已经开发了在相纸上打印医疗影像的产品。还有正如上面提到的,纸质和PET介质“胶片”采用的是喷墨技术或激光打印技术。但无论使用哪种技术,归根到底使用的都是纸张打印机。而纸张打印机和相应的打印技术,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在办公领域均已经使用多年。将其应用在医疗影像打印上,这能称之为技术创新么?
另外,它也并不环保。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琳达·莫里斯瓦教授曾领导的一个健康实验证明,空气中的微粒程度在打印机工作时比不工作时要高出很多。同时打印机在工作时释放出的细微颗粒被人体吸入时可以有效渗入肺部,危害人体健康。
在没有技术创新,也并不环保的情况下,看来纸质和PET介质“胶片”是无法在未来取代传统胶片了。那么它有可能占据一席之地甚至和传统胶片分庭抗礼么?
潜在危害
在探讨上述的可能性之前,先说一下胶片在诊断时的重要性。
放射诊断是诊断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方式和手段,诊断介质作为放射诊断的依据,要对其质量严格要求,否则将增加误诊的可能性。
那么纸张和PET介质“胶片”的质量如何呢?大量的实例证明,和传统银盐胶片相比,无论从影像动态范围,还是从影像清晰度、对比度及灰度层次等方面,纸张和PET介质“胶片”的影像质量都远远低于传统胶片。其打印的影像不管是用于诊断还是发给病人,都有增加误诊的可能行,不仅损害病患利益,还可能增加医患纠纷。
真实案例
那么,某些医院在使用纸张或PET介质“胶片”后,具体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呢?
2014年7月,西南某医院使用了某品牌纸质打印机输出全院的影像。在使用过程中,医生发现输出影像质量和以前使用的干式激光胶片打印相比相差很大,根本达不到诊断质量要求,无法满足诊断与临床的需求,还大大增加误诊、漏诊率。
2013年1月,西南某医院全院使用纸质打印输出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医生发现无法用纸质胶片作诊断,即使借助PACS工作站完成诊断后,病人拿走纸质输出的影像,再转诊到其他医院,也无法被认可,只能再次作检查。时间一长,该院接到了病人无数次关于不能转诊的投诉……
纸质和PET介质“胶片”目前存在着太多问题,或许目前,其供应商应该考虑的不是有没有可能占据一席之地,而应该考虑纸质和PET介质“胶片”还能走多远?
上一条: 塑料片材机使用的三大问题八项注意
下一条: 什么是APET